什么是囊性纤维化
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、危及生命的疾病,它会损伤肺部并导致消化系统问题。大约有 3 万名美国成年人和儿童罹患囊性纤维化。
过去,患有囊性纤维化的人通常难以活过十几岁。如今,通过更早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,患者的平均寿命可延伸至三四十岁甚至更高年龄段,生活更加完整。
该疾病影响产生粘液、汗液、唾液和消化液的细胞。在囊性纤维化患者体内,这些分泌物变得浓稠且黏稠。它们无法如常润滑各种组织表面,而是堵塞管道、导管和通道,尤其是在肺部和胰腺。呼吸衰竭是囊性纤维化最危险的并发症。
主要症状
囊性纤维化基因存在超过 1000 种突变类型,该疾病会影响几乎所有将体液分泌入导管的腺体,也涉及多个器官。常见症状包括:
-
粘液堵塞肺部小气道,引起气道炎症,有时伴有感染
-
鼻窦感染频发,因为鼻窦内充满浓稠粘液
-
淋巴结肿大
-
浓稠分泌物可堵塞肝脏胆管,引发肝脏肿胀、压痛(炎症),最终形成疤痕(肝硬化)。肝硬化会增加肝门静脉压力,导致食道下端静脉扩张脆弱,容易破裂出血
-
胆囊可能堵塞
-
浓稠分泌物会完全堵塞胰腺通道,使消化酶无法进入肠道分解和吸收食物,导致脂肪、蛋白质和维生素吸收不良,从而引发营养缺乏。囊性纤维化儿童生长发育较慢
-
部分新生儿出现需要手术去除的浓稠分泌物堵塞小肠。约有 15‑20% 的囊性纤维化新生儿患有胎便性肠梗阻,也更容易发生肠扭转或发育不全的小肠
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还包括:
-
食欲旺盛但体重不增加
-
青春期发育延迟
-
在炎热天气或发烧时出汗过多(这会增加脱水风险)
-
经常发生肺部或呼吸道感染,且气胸风险较高
-
粪便油腻、量多
-
体力下降
-
持续咳嗽,有时伴痰液
-
皮肤尝起来非常咸或可看到盐晶体
-
喘息或呼吸急促
婴儿期囊性纤维化的早期信号之一是出生后几周体重增长缓慢。由于缺乏胰腺酶无法正确消化,婴儿得不到足够营养以正常发育。还可能出现腹部膨胀、小肌肉发育不良等症状。
近一半的囊性纤维化儿童是在因持续咳嗽、喘息和呼吸道感染就医时被诊断的。咳嗽常伴有呛咳、呕吐和睡眠中断。
随着时间推移,胸廓变成桶状;缺氧导致手指指尖变大;指甲下方呈现蓝紫色。
由于囊性纤维化引发的消化问题,可导致多种营养并发症,包括夜盲、软骨发育不良(佝偻病)、贫血(血液缺铁)和出血性疾病。约 15% 成年囊性纤维化患者会发展为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。
该病也影响生殖系统。超过 95% 男性囊性纤维化患者不育。尽管许多女性囊性纤维化患者可以怀孕,但由于疾病对肺部和健康的影响,往往难以安全妊娠。
病因与风险因素
囊性纤维化由基因缺陷引起。该基因控制调节盐分如何跨细胞膜运输的人体蛋白合成。携带一个缺陷基因的人(约有 1 千万美国人)不会出现症状;但若从双亲各遗传一个缺陷拷贝,则会发病。
该病在白人中发病率比非裔美国人高约五倍,在亚裔美国儿童中较少见。男女发病率相近。
诊断方法
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先天性疾病。超过 80% 患者在三岁前被诊断。有些较轻病例可能到四五十岁才获诊断。
诊断常用“汗液试验”:简便无痛,向皮肤施用促汗药物,采集汗液(用滤纸或管子收集),若汗液中盐分过高,即可确诊。
新生儿可通过血液检测血中胰酶(如胰蛋白酶)水平;若异常升高表明囊性纤维化。
遗传检测可用于确认已经出现典型症状或有兄弟姐妹患者的个案。但遗传检测只能覆盖超过 1000 种基因突变中的少数几种。产前可采用绒毛膜采样或羊膜穿刺进行检测。
由于囊性纤维化影响多个器官,其他检测也很有帮助,包括:
-
粪便分析,判断胰酶(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)水平是否过低,或脂肪含量过高
-
血糖检测,因胰腺分泌不足的胰岛素可导致血糖升高
-
肺功能检测,以评估呼吸是否正常
-
胸部 X 光,可显示肺部感染或损伤
-
计算机断层扫描(CT),也可显示肺部感染或损伤
治疗方法
目前尚无根治方法。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并发症,如肺部感染或消化问题。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阶段和受累器官程度。每日排痰程序是必要的,可采用:
-
胸部物理治疗,通过拍打背部和胸部打散肺部浓痰
-
使用稀痰药物(如 Pulmozyme®)改善肺功能并预防感染
-
使用雾化抗生素(如妥布霉素)预防肺部感染
-
使用阿奇霉素,对慢性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有效
因囊性纤维化影响消化系统,患者可能需要随每餐服用胰酶补充剂。还可能需要服用双倍甚至更多推荐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(A、D、E、K),以提高吸收效果。
囊性纤维化儿童需要心理和社会支持,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参与正常儿童活动并感到孤立。婴幼儿在常规护理中应接种肺炎疫苗。
随着年龄增长,患者可能出现其他健康问题,如糖尿病和骨质疏松。
严重感染、食道出血、胆囊疾病或肠道梗阻等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有时可能需要肝脏移植或双肺移植。
以下是你提供内容的完整简体中文翻译,保留原有结构并适合用于网页或教育资料:
中国囊性纤维化的估计患病率
-
估计患病率:约每 35 万至 100 万人中有 1 人患病
-
全国估计总病例数:可能少于 2,000 例
-
已确认并发表的病例(经同行评审的研究):近年来发表文献中记录的少于 500 例
📊 为何相比西方国家发病率极低:
因素 | 说明 |
---|---|
基因稀有性 | CFTR 基因突变在东亚人群中极为罕见。西方人群中最常见的 ΔF508 突变在中国人中很少见。 |
漏诊与误诊 | 许多病例可能未被诊断,或被误诊为哮喘、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,因对囊性纤维化的认知有限,且诊断能力不足。 |
缺乏新生儿筛查 | 中国大多数省份尚未将囊性纤维化纳入常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。 |
🔍 对比:
-
美国:约有 30,000 名患者(约每 3,000 名白人中有 1 名)
-
中国(估算):少于 2,000 名患者(可能低至每 500,000 人中 1 名)